泛亚人力  >   >  编制有限,调控有术 

编制有限,调控有术

发布人:泛亚人力 发布时间: 2023-05-15 阅读量:1059

所谓预算,是指企业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、支出、现金流的计划。预算工作是每个企业岁末年初都要开展的核心事项,有些企业甚至从一年中的第四季度就开始启动来年的预算工作,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反复讨论,最终确认新一年度的预算。
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意识到,预算其实并非只是关于财务方面的计划,还应包括关键事项、人员编制等方面的计划,因为这些事项都与资金、资源等息息相关,都需要在一年的开端明确下来。


在谈到编制时,很多企业HR同仁关心以下三个问题:“业务部门和我讨论编制的时候,我拿不准他们的工作量到底需要配备多少人是合理的,所以不知道怎么回应……”“人员编制到底怎么调控?如何让业务部门报来的人员需求数更贴近实际?”

封面.png

一、HR不要追求比业务人员更懂业务


关于个问题,HR首先需要明确一个事实:预算编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,因为衡量工作量的多少本身就比较难。如果是一线操作工人,还能通过计时、计量等方式来计算出大致的工作量;但如果是采购、财务等岗位,衡量岗位工作量就复杂得多。是去计算采购的货物数量,还是计算货物的价值几何?先不说计算方法是否繁复,仅货物的数量、价值与采购工作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就很难梳理清楚。


如果企业内部都是同类型岗位,公司要做精细化运营,那么花时间和成本进行精细化计算是有必要的;但是在业务发展快、岗位类别多、岗位差异大的企业,花大量时间和成本去进行精细化计算就没有必要了。


以Z公司为例。该公司采购部门原有20位采购人员,今年年初,公司采购负责人提交编制申请时,附带了人员编制测算表格,计算了采购中每一项工作的耗时、预估年度采购事项等。然后以新一年需要的总工时(预估),与每位采购人员的年度工时相除,从而计算出新一年需要的采购人员数量。运用这套计算方法,Z公司采购负责人提交了“需要28位采购人员”的编制计划,编制数一下增加了8位!


Z公司HR看到采购部的这项人员计划时,反应是:这个人员编制计划公司不可能同意。但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去验证计划的合理性,因此她无从反驳采购部门的要求。


当然,HR的职责不是“砍编制”,但也有很多部门负责人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抱持这样的心态:反正公司要往下砍,不如多报几个……

所以HR要明白一件事:自己不会比业务人员更懂业务,想要在对业务事项、业务团队有了深度了解之后再与之展开博弈,那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。HR很难做到对公司所有岗位都深度了解,而这也不应该成为HR在讨论岗位编制时的定位。


二、抓大放小,合理评估


对于人员编制问题, HR要学会“抓大放小”——先控总盘,再逐步细化。具体说来,就是在初期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纠结于一两个编制数,而是从总体上合理控制,有意识地做好编制的规划。


1、先控总盘,框定员工总数


如何将员工的总数框定在一个最合理的范围内?“人效”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。比如:Z公司2022年全年营收规模是1亿元,公司全年人员约100人,那么Z公司的人效即人均营收计算公式为:


人效=1亿元/100人=100万元/人


如果2023年公司的营收目标是1.5亿元,但从公司运营效率增长的角度来看,人效增长才能带来利润空间的增长,我们假定Z公司的人效在新一年有10%的上升,那么就可以得出2023年度总体人员编制的大致数量:


年度总体人员编制数=1.5亿元/(100万元/人×110%)≈137人


也就是说,Z公司在 1.5亿元营收规模下,2023年总体人数要控制在137人以内。


●引入 “配比”,计算人员编制


如何将12个编制分配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呢?我们可以引入“配比”的方法来计算。比如对于生产、研发等岗位,可以用影响工作量的核心因素进行“配比”计算,以往设计5大类产品、30个SKU有多少位生产、研发人员,新一年度计划增长1大类产品、5个SKU需要增加多少位产品、研发人员;再比如公司有100位员工,配备了2位人力资源人员,那么员工数增长到137位,就可以再增加1位人力资源人员……


●合计增长需求,验证编制合理性


最后,充分考虑各岗位人员可能发生的变化,合计增长需求。如果人数能控制在编制增长上限内,说明公司人效提升、利润空间更大;如果人数超出增长上限,也可以通过计算公司能够承担的底线来验证编制是否合理。


虽然这几个计算步骤看起来比较简单,但在实际操作时,需要从多种维度、多种相关性的角度分别进行计算。人效、各类投资回报、产值、销售额、各岗位人数配比等,只要和人员编制有相关性,都值得一算。最后通过各种正、负相关因素计算出合理的编制范围。


三、兼顾业务发展空间与多样性


上述编制计算方法的运用,是在企业的业务模式、产品结构、运营模式、工作内容都没有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。如果业务发生比较大的变化,或者为了未来更大规模的营收增长,需要做前期的投入与储备,那么就可以采用“就事论事”的方法来讨论人员编制问题。例如,公司增加新业务,或者商业模式发生变动、销售区域拓展等等,可以在总编制以外另行制定人员计划。


无论采用怎样的计算方式,HR对于人员编制增长的上限都要做到心里有数;如果编制数超过这个临界值,就说明公司的人效在降低、利润空间在缩小,需要多加关注和重视。因为这种趋势可能始于微末,待真正影响到企业管理与运营效率时再去砍编制,那就太难了。


最后还要注意,“边干边招、动态匹配”是控编制的重要原则之一。编制的补充应与业务发展动态匹配。只有当业务达到一定数量、既定阶段目标真正实现时,才可以继续配置人员,切忌基于长远目标配置现有人员。


当然,企业也可以考虑和泛亚人力这样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合作,通过员劳务外包的形式破解编制难题。点击链接,了解泛亚人力劳务外包产品方案:https://www.fairhr.com/Gangweiwaibao

上篇:如何加强企业内部“协同力”?快试试打破“部门墙”!

下篇:江西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

微信咨询
 

扫码添加官方客服 为您提供专属答疑

在线客服 员工服务
 

扫码关注泛亚人力 随时随地自助查询

服务热线

400-623-9996

投诉建议
 

投诉提交表